2月14日,全国线上教学已开始五天,对每一位同学和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荆州实验中学的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线上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分享了自己在这“禁足”期间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会看到,灾难背后,也有着那么多的温情,有那么多孩子,忽然在那一瞬间,长成了大人。

九(2)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和语文杨老师的组织下就以“平凡的感动”为题,讨论分享了自己在家的感人故事。在家学习,纵使与同学间只隔着一道薄薄的屏幕,也恰似天涯海角。这时,平日里与我们缺乏交流的父母,却成了最好的同桌。吕知蔓同学就讲述了爸爸在家和她一起学习的事。看来,这场疫情,似乎让我们与父母间的距离,变得近了些,更近了些。由于道路的封锁,许许多多在外工作的人被滞留在家中,他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也渐渐被拉长,孩子们唯一的愿望也终于得以实现。周楚洋同学的爸爸,就在家里担起了做饭责任。当老师问及他最爱吃爸爸做的什么菜时,周楚洋说:“其实我爸做的都还可以,我最喜欢他做的那个松鼠桂鱼。”不难想象,当他再一次品尝到爸爸的手艺时,是一种怎样的喜悦。当今的四口之家越来越多,禁足在家也别是一番滋味,两个“神兽”坐镇,爸妈们也常常是累得筋疲力竭。金彦延同学讲述了她的父母既要照顾弟弟,又要陪伴她学习的辛苦,那一句“务必保证我的学习不被弟弟打扰,弟弟的睡眠不被我打扰”最是戳动人心。“这意外的阻隔让匆忙的脚步停留,让亲人能够更多时间的相守。”同样有个闹人弟弟的李羽桐同学如是说。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因找不到说话的人而烦恼,面对老师的询问时,尹熙程尹熙然两兄弟就道出了作为双胞胎的好处,他们彼此之间心意相通,相互鼓励,共渡难关。

在这紧张的日子,我们都能安然无恙地坐在书桌前学习,是因为有人替我们扛着那倒下的大山,他们坚定地守在自己的岗位,夜以继日地工作,与病魔作斗争,也有人在各地游走奔波,在后线默默地做着支援工作,这其中就有许多是我们身边的人,他们的孩子也就在家担负起了顶梁柱的责任。倪海阳同学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由于父母在为一线人员做志愿工作而不能回家,在家里,他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妹妹。他说,以前都是爸爸妈妈来叫起床,现在每天不但要定好闹钟,中午要定时去拿饭,还要叮嘱妹妹学习,感觉自己一下子成了大人。朱紫嫣同学也有这样的感受,“爸爸每天都不能回家,每天只能在视频里说两句话;妈妈也只能在晚上回来,她在门口用酒精把身上喷一遍,还要换件衣服才肯进门,生怕把外面的什么病毒给带回来了”她继续说道,“尽管非常思念和担心,但我还是支持他们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中也有许多同学,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刘章池同学和父母一起在大街小巷间奔波,囤积口罩,捐给需要的人。他们在手机上搜索药店的地址,然后一家家地碰运气,尽管开门的药店并不多,但他们仍是在不断地努力着。面对空荡荡的街道,他说,自己心里总有一种不好受的滋味。有时候我们也许不能直接地去服务社会,但我们可以尽己所能地做一些事。杜彦霖同学的父母是小区巡逻的人员,每天他们回来时,杜彦霖同学都会给他们送来换的衣服和酒精,支持他们的工作。吴孟轩同学也发表了文章来抨击那些吃野味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与外出为一线筹备物资的妈妈并肩作战。他们都在关心着国家的安危,用己之力,换国之安宁。

窗外的风,送来了远方的消息;飘扬的雪,盖住了寂寥的大地新年的钟声。我们无法在一线抗击,无法去保护别人,但我们可以保护好自己做自己的“何妨一下楼主人”。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我们会彷徨,我们会迷茫,但就在这彷徨与迷茫之间,我们也收获着温情,倾听着生命拔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