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实验中学七(15)班见习的这两周让我再一次成长。通过与学生、老师的相处,我收获了一些实践方面的经验。
就与学生的交往方面来看,我发现自己的沟通方法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我以主动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会结合事先从班主往那里获得的一些了解和自己的观察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和建议。 不好的一面是我不能依据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合的方式进行有效地心理辅导;在面对一些学生对面谈抗拒和排斥时,我当时会无措, 并且不知道怎么及时有效地跟进沟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特质非常鲜明,学生们的性格、态度、气质以及认知都有联系又各有区别。我甚至在与一名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深受启发,因为他在12岁左右的年纪已经能辩证地看待问题,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是明确,他的见识也比较广,他已经在发展他自己,我为此给予了他高度的赞赏。我也从他那里学习到自己在这次见习中做出的一些心理辅导其实是两面性的,这样短时的心理辅导可能好也可能不好。此外,心理健康主题黑板报与班会都让我与七(15)班的学生们的关系更加亲密,我很开心与这些孩子们相处,他们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正在成长。

就与老师的交往方面来看,我的处理方式大部分是较为合适的,但也存在一些处理事情不恰当的情况。在跟班的过程中我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季必艳老师,我个人感觉与季老师的相处是比较愉悦的。季老师人很好,她对我很是照顾,并且言语与行动之间都支持着我的见习工作,而我也是有跟季老师进行一些交流协商。另外,我在听课时与其他老师有过接触。一些老师愿意被听课,我可以直接坐在教室后面听课;也有老师不太愿意被听课,我需要与之进行沟通后才能听课。我感觉这也是一种学习。
而关于我们见习小队一起开展的“靠近我 温暖你”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它则让我在这次见习中学到了活动策划、开展的的经验。在这次大型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有着很强的团队意识,我们不断沟通协商,以此改进和完善我们的项目,最终活动也因而比较顺利。
经历过这10天,我不禁思考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表现的怎么样,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真的能给他人带去些什么。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心理,怎么去走近自己的学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的见习与学校挂钩,与学生挂钩,那么在一个班级中,我该怎样去了解一些人,对于与这个班级相处又应该做些什么,到现在我可能得到了一些答案。与此同时,我更加觉得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社会,都需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重要力量。